新手在家也能做!上海地道美食家常菜谱全攻略364


哈喽,各位美食爱好者!我是你们的中文知识博主,今天咱们要聊聊一个让无数人垂涎三尺,却又觉得遥不可及的城市——上海。说起上海,除了外滩的霓虹、弄堂的风情,最让人念念不忘的,莫过于那一口浓油赤酱、甜咸适口的本帮菜了!是不是觉得那些精致的菜肴只有在老字号餐厅才能品尝到,自己在家做根本不可能?NONONO!今天我就要打破这个迷思,手把手教各位美食新手,如何在家轻松做出地道的上海味道!准备好了吗?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厨房里的“上海美食之旅”!

上海菜,也被称为本帮菜,以其独特的“浓油赤酱”和“咸淡适中,略带甜味”的风格而闻名。它不追求花哨的调味,更注重食材本身的鲜美,并通过精妙的火候控制和调味平衡,将家常食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。今天,我特地为新手们挑选了几道最经典、最能代表上海味道,同时操作起来又相对简单、成功率极高的家常菜。学会这几道,你就可以自豪地对朋友说:“我家就是上海小馆!”

第一站:镇店之宝——红烧肉(本帮烧法)

提到上海菜,如果少了红烧肉,那简直就是对灵魂的亵渎!这道菜的地位在上海人心目中是不可撼动的。它的魅力在于那晶莹剔透、肥而不腻的五花肉,经过长时间的慢炖,吸饱了浓郁的酱汁,入口即化,甜咸交织,香气扑鼻。别看它色泽诱人,做法其实并不复杂,新手也能完美驾驭!

食材准备:



带皮五花肉:500克
冰糖:30-50克(根据喜甜程度调整)
老抽:2汤匙(上色用)
生抽:3汤匙(调味用)
黄酒或料酒:2汤匙
八角:2个
桂皮:一小段
姜:几片
葱:几段
盐:适量(出锅前尝味调整)
热水:适量

新手秘籍(做法):



焯水去腥: 将五花肉切成3-4厘米见方的块。冷水下锅,放入姜片、葱段和一勺料酒,大火烧开,撇去浮沫,再煮2-3分钟。捞出,用温水冲洗干净,沥干水分。这一步是去除肉腥味的关键,也是让红烧肉口感清爽不油腻的第一步。
炒糖色: 锅中放少量油,放入冰糖,小火慢慢熬化。待冰糖完全融化,变成琥珀色并冒出细密的泡泡时,迅速倒入沥干水分的五花肉块,快速翻炒,让每块肉都均匀地裹上糖色。炒糖色是红烧肉颜色红亮的关键,火候要小,避免炒焦发苦。
煸炒出油增香: 裹好糖色的五花肉继续煸炒,将肉中的一部分油脂煸炒出来,这样红烧肉吃起来才肥而不腻。煸炒过程中,肉的香气会逐渐散发出来。
调味增色: 倒入黄酒或料酒,烹出香味。接着加入生抽、老抽,翻炒均匀,让肉块充分吸收酱汁,颜色进一步加深。
慢炖入味: 加入足量的热水(一定要是热水!冷水会使肉质紧缩),水量没过肉块。放入八角、桂皮。大火烧开后转小火,盖上锅盖,慢炖至少1小时,或者更久,直到肉质酥烂。期间可以偶尔翻动,防止粘锅。
收汁提亮: 待肉质达到你喜欢的软烂程度后,转大火,敞开锅盖,将汤汁收浓。收汁过程中要不停翻炒,让酱汁均匀地包裹在肉块上,变得油亮浓稠。尝尝味道,如果不够咸可以加少许盐。

一份色泽诱人、香气四溢的上海红烧肉就大功告成啦!配上一碗白米饭,绝对让你停不下来。

第二站:深夜食堂的灵魂——葱油拌面

如果说红烧肉是上海菜的门面,那葱油拌面就是上海人骨子里的家常味道。一碗看似简单的面条,却承载着无尽的慰藉。焦香的葱油、浓郁的酱汁,配上弹滑的面条,无论早餐、午餐、晚餐还是宵夜,都能瞬间征服你的味蕾。而且,它的做法简单到令人发指,厨房小白也能秒变面点大师!

食材准备:



细面条(我推荐用上海切面或鸡蛋面):100-150克/人
小葱:一把(越多越香)
食用油:适量(比平时炒菜多一倍)
生抽:3汤匙
老抽:1汤匙
白糖:1茶匙
(可选)虾米或开洋:一小撮,提前泡软

新手秘籍(做法):



熬制葱油: 小葱洗净沥干水分,切成寸段。锅中倒入足量的食用油(油量要能没过葱段,这样才能充分熬出葱香味)。冷油下入葱段,开小火,慢慢熬制。这一步是葱油拌面的灵魂,一定要有耐心,全程小火,让葱段的香味逐渐融入油中,直至葱段变得焦黄酥脆。如果喜欢,可以在葱段快要焦黄时加入泡软的虾米或开洋一起炸香。
调配酱汁: 另取一个碗,将生抽、老抽和白糖混合均匀,制成拌面酱汁。白糖在这里起到提鲜和平衡咸味的作用,是上海本帮菜的特色之一。
煮面: 另起一锅水,水开后下面条,煮熟。面条煮好后立即捞出,沥干水分(也可以过一遍凉水,增加面条的Q弹口感,但上海传统做法通常不过凉水,直接拌热面)。
拌面出锅: 将煮好的面条放入一个大碗中,淋上熬好的葱油(连同焦香的葱段一起!),再倒入调好的酱汁。用筷子迅速搅拌均匀,让每一根面条都裹上酱汁和葱油。

热气腾腾、香气扑鼻的葱油拌面就做好了!简单、美味、疗愈,绝对是值得你反复制作的家常小吃。

第三站:暖心又管饱——青菜炒年糕

青菜炒年糕,是上海人家里最常见的一道主食。它朴实无华,却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Q弹口感和清爽鲜美的味道。年糕糯韧,青菜清甜,两者结合,再配上简单的调味,就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。这道菜制作迅速,是饥肠辘辘时最佳的选择。

食材准备:



条状年糕:300克(或切片年糕)
上海青或小棠菜:2-3颗
猪肉丝或少量培根(可选):50克
蒜:2-3瓣
生抽:1.5汤匙
老抽:半汤匙(上色用,可省略)
糖:半茶匙
盐:适量
食用油:适量
高汤或清水:小半碗

新手秘籍(做法):



年糕处理: 条状年糕如果较硬,可以提前用温水浸泡15-30分钟,使其变软。如果是切片年糕,通常可以直接用。将年糕切成0.5厘米厚的片状。
青菜处理: 上海青洗净,沥干水分,切成寸段。蒜切片。
煸炒肉丝(如果放): 锅中倒油烧热,放入猪肉丝(或培根片)煸炒至变色,盛出备用。
炒香蒜片: 锅中留底油,放入蒜片爆香。
翻炒青菜年糕: 放入上海青翻炒至变色。接着倒入年糕片,快速翻炒,让年糕片受热均匀。
调味增色: 加入生抽、老抽(如果用)、糖和炒好的肉丝,翻炒均匀。
加汤焖煮: 倒入小半碗高汤或清水,盖上锅盖,中小火焖煮2-3分钟,让年糕充分吸收汤汁,变得软糯入味。期间要偶尔翻动,防止粘锅。
收汁出锅: 待汤汁变少,年糕变得软糯时,尝一下味道,如果不够咸可以加少许盐。大火收汁,待汤汁浓稠即可出锅。

Q弹的年糕与清甜的青菜完美融合,吃上一碗,绝对心满意足!

第四站:一碗饭的温暖——咸肉菜饭

咸肉菜饭,是上海人餐桌上最朴实也最令人怀念的味道。它集合了米饭、咸肉和青菜的精华,一锅出,米粒吸饱了咸肉的鲜香和青菜的清甜,粒粒分明,软糯适中。这碗饭,承载着家的味道和岁月的痕迹,是许多上海人心中不可替代的 comfort food。

食材准备:



大米:2量杯(电饭煲配的量杯)
上海青或小棠菜:4-5颗
咸肉(或腊肉、培根):100-150克
食用油:少量
盐:适量(根据咸肉的咸度调整)
清水:适量(比平时煮饭少1/5左右)

新手秘籍(做法):



大米浸泡: 大米淘洗干净,用清水浸泡30分钟,这样煮出来的米饭口感更好。
咸肉处理: 咸肉提前用温水浸泡1-2小时,去除部分咸味。切成小丁。如果用培根,可以直接切小丁。
青菜处理: 上海青洗净,沥干水分,切成小丁或碎末。
煸炒增香: 锅中倒入少量食用油,放入咸肉丁小火煸炒,炒出油脂和香味。这一步是菜饭鲜香的关键。
混合食材: 将浸泡好的大米沥干水分,放入电饭煲中。将炒好的咸肉丁(连同煸出的油)和切好的青菜丁一同倒入电饭煲。
加水调味: 加入适量的清水,水量要比平时煮白米饭略少1/5左右(因为青菜会出水)。尝一下水的咸度,如果不够咸可以加少许盐。
电饭煲煮饭: 盖上电饭煲盖子,选择“煮饭”功能。煮饭完成后,不要马上开盖,让米饭再焖10-15分钟,使味道更均匀。
搅拌出锅: 打开锅盖,用饭勺将米饭和菜丁充分搅拌均匀,让米饭粒粒分明,每一口都带着咸肉的香和青菜的甜。

一碗热腾腾、香喷喷的咸肉菜饭,简单又美味,绝对是忙碌生活中的一道治愈系美食。

新手小白变大厨的万能TIPS:

学会了这几道经典上海菜,你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。但要成为真正的“本帮菜大厨”,还有一些小秘诀要分享给你:
调料是关键: 上海菜对酱油(生抽和老抽)和糖的运用非常讲究。生抽调味,老抽上色。糖不仅增加甜味,更能提鲜,是“浓油赤酱”的灵魂。黄酒或料酒是去腥增香的好帮手。
火候要精准: 尤其是炒菜,大火快炒才能保证菜肴的锅气和鲜脆。红烧类菜肴则需要小火慢炖,才能让食材充分入味,酥烂可口。
食材要新鲜: 本帮菜讲究食材本味,因此选用新鲜的猪肉、当季的蔬菜,是做出美味的关键。
耐心与尝试: 烹饪是门艺术,也是一门科学。第一次可能不会完美,但多尝试几次,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调味和火候,你就能做出自己的“招牌菜”。
品尝和调整: 在烹饪过程中,尤其是收汁阶段,一定要尝味道。根据个人口味,随时调整盐、糖、酱油的用量,这是做出合口饭菜的不二法门。

好了,今天的上海美食家常菜谱全攻略就到这里啦!希望通过这篇详细的教程,能够帮助各位新手朋友们,轻松在家复刻出地道的上海味道。美食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,它藏在家常的烟火气里,藏在你每一次用心烹饪的尝试中。拿起你的锅铲,行动起来吧!相信你也能做出令人惊艳的上海菜!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成功的经验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我哦!我们下期再见!

2025-11-03


上一篇:梅州梅县美食探店 | 客家菜深度游必吃攻略,地道风味全解析!

下一篇:上海到徐州美食攻略:一场从精致魔都到豪迈汉风的味蕾穿越之旅